1. 用在水泥上的酸性膠為什么很容易脫落?
因為不同的玻璃膠的應用范圍是有要求的,酸性膠在固化時會產生醋酸,且與水泥、大理石、花崗巖等堿性材料的表面發生反應,形成一種白堊狀的物質引起膠的脫落。
2. 中性雜色膠干膠后,表面有粉末狀的東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 膠的原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
② 原料混合不均勻;
③ 由于施工環境的影響,較多的灰塵吸附于膠表面會有此種情況出現。(所以施工環境的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3. 為什么有時候玻璃膠打出來有鹽粒般大小的顆粒,而固化后有些粒狀又會自動化解?
這是玻璃膠原材料上的問題。因為某些膠里面含有的交聯劑,在溫度較低的環境下出現結晶,打出來后便會看見有鹽粒般大小的粒狀,隨著溫度的身高結晶會慢慢地溶化,所以固化后粒狀又會自動溶解。
出現此情況,主要是受低溫影響比較大。
4. 玻璃膠打在紙上出現滲油現象是什么原因?
一般出現明顯滲油現象的膠都不是質量好的膠,因為它的配方中添加了增塑劑,而增塑劑本身是一種油類物質,它具有溶脹性,會破壞增塑劑與其它成分物質間的平衡,導致紙上出現滲油現象,為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建議選用無增塑劑的硅酮玻璃膠。
5. 有些單組分玻璃膠打在玻璃上,7天仍未固化完全究竟是什么原因?
① 打膠太厚,固化速度慢;
② 施工環境影響,溫度低或空氣不流通;
③ 膠漿過貯存期;
④ 固化后膠體本身偏軟,感覺干不透。
6. 中性透明膠變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性透明膠變黃是膠漿本身存在缺陷,主要是由中性膠內的交聯劑和增粘劑引起的,原因是這兩種原料帶有“胺基”,胺基是極容易引起發黃的,很多進口名牌的玻璃膠也是因此有變黃的現象。另外中性透明膠如果與酸性玻璃膠同時使用,也有可能導致中性膠固化后變黃;也有可能是膠的存放時間長會產生影響或者是膠與基材發生反應所致。
7. 有用戶將結構膠打在蒸汽爐邊上,溫度高達100℃~120℃左右,打上膠后,外加一個膠圈包住,膠等于密封作用,不讓透氣,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否可以使用結構膠?
對于這種情況生產合格的結構膠也可以用,但是結構膠的強項不在這里,它多用在幕墻的結構粘接,以充分發揮其強力的粘接和抗拉伸效果,用在此處浪費錢,效果也還不如酸性膠好。如是用在蒸汽爐上的密封墊圈用途,最好選用純有機硅酮膠,質量好的中性膠固化后能耐150℃高溫,好的酸性膠可以耐200℃左右的高溫,這些膠做密封用不僅硬度適中,而且彈性好。若有更高溫度的耐高溫需求,則需選用耐高溫專用的密封膠,但不知這種用途對膠有多大的耐壓的要求,為穩妥起見應該做一個安全測試,方為上上之策。
8. 當玻璃膠出現軟體顆粒、硬塊、黑點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如果這三種情況分別出現或者同時出現,都是由于在生產時或分裝過程中處理不當,有固化的玻璃膠塊或雜物混入而造成的。軟體顆粒的出現是因表干快的部分表面出現結皮又與膠混合在一起所導致,也可能是分裝時桶底和桶面刮膠時未清理干凈所造成的。黑點是原材料不干凈的原因。
9. 中性膠下垂現象是什么原因?
主要是膠膠太稀,它的觸變性不好,下垂度不合格。
10. 如何做相溶性測試?
從嚴格意義上講,做膠粘劑和建筑基材間的相溶性測試應該到國家承認的建筑材料測試部門去進行,眾所周知,到相應的部門送檢得到結果的周期較長,且費用也不低。只有大型工程項目需要產品具有相應的國家權威性檢測報告才能使用,小型工程項目可以將基材提供給生產廠家做相溶性測試(具有研發實力的廠家都有完善的檢測設備),結構膠28天左右就可以出檢測結果。最簡單快捷的辦法是用戶可以自己將玻璃膠在少量基材上試打,待完全固化后觀察表面并用手試其抗剝離強度如何,以簡單判定該玻璃膠產品的粘接力、拉力等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11. 玻璃膠粘在手上、玻璃上應如何清理?
玻璃膠固化后是粘不牢手的,雙手揉搓幾下便可;如果玻璃膠粘在手上或玻璃上,未固化之前可使用干凈的布條沾少許的丙酮、二甲苯或120號溶劑油進行清理;在購買玻璃膠專業清潔溶劑時需向專業人士了解使用方法;如果打在玻璃上的玻璃膠已經固化,可用刀片平刮掉即可。
12. 水族箱金魚缸用什么膠比較好?玻璃膠長時間觸水或浸水是否有影響?
市面上大多使用普通酸性膠來做一般規格的水族箱金魚缸,如果水族箱的容積過大,魚缸尺寸超過一般規格,必須使用水族館大板玻璃專用膠(酸性結構膠),這樣固化后的硅酮膠長期觸水或浸水都不會有太大影響,效果更佳。
13. 酸性膠打在不銹鋼門上,過了幾分鐘后,有時表面會出現氣泡為什么會有此現象?
酸性膠本身與不銹鋼的相溶性不好,不建議在不銹鋼上使用酸性膠。起泡的主要原因是不銹鋼的質量問題,有些不銹鋼生產廠家為降低成本,生產出來的不銹鋼含雜質比較多,而酸性膠的PH值偏低,酸性較強,釋放出來的酸性物質會與這種不銹鋼發生化學反應,所以產生氣泡。
14. 有些玻璃膠在打膠時出現“啪”、“啪”的氣泡聲,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第一點:分裝時技術不過關,膠瓶內混入了空氣;第二點:少數廠家故意不壓緊膠瓶底蓋,瓶中有空氣給人裝膠量充足的錯覺;第三點:有些膠由于不是百分百的硅酮膠,其中添加的填充料會與玻璃膠包裝瓶的PE材質發生輕微化學反應,令膠瓶有脹大增高的現象出現,空間內留存的空氣滲入膠漿使之產生空隙,在施膠時就會打出“啪”、“啪”的氣泡聲。解決這種現象的辦法就是產品存放環境在30℃以下的陰涼處。
15. 為什么中性膠粘接部分鋁塑板、塑鋼門窗效果不好貨粘不住?
此現象一般出現在醇型膠上,遇到這種情況,建議用戶選用酮肟型膠,可降低此種情況發生的幾率;如果用戶選用醇型膠,應先用丙酮或者二甲苯擦一下基材表面,待基材表面完全干后再進行施膠;擦洗后的基材應在一小時內施工。因此,我們建議由于基材材質的多樣性,用戶應根據自己的需要在使用前對基材進行相溶性測試,以觀察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16. 常用的清洗劑有哪些?
異丙醇、二甲苯、甲苯。
17. 為什么要避免三邊粘結?
密封膠要達到最佳位移性能應該僅粘結接縫的兩邊,如果密封膠與三邊或三邊以上的接觸面粘結,則其位移能力將會受到限制。
18. 中空玻璃為什么會出現彩虹現象?
中空玻璃膠或與其接觸材料中含有礦物油,導致使用過程中擴散滲入到中空玻璃腔體,形了油霧,從而出現彩虹現象。
19. 中空玻璃密封失效原因有哪些?
1、二道密封膠填充了礦物油;
2、與充油膠接觸,列如幕墻接縫的耐候膠或門窗上的密封膠;
3、丁基膠本身的質量問題與硅酮膠不相容;
4、其他因素(如干燥劑或加工工藝)。
20. 硅酮密封膠與其他有機密封膠的主要區別?
卓越的耐紫外線、耐候和耐高低溫等性能是硅酮密封膠不同于其他一般有機類膠粘材料所特有的共性。這是因為硅酮膠所特有的化學分子結構決定的,其Si-O鍵主鏈不易為紫外線所破壞,同時又由于硅橡膠的玻璃化溫度遠比一般有機材料低,因此硅酮密封膠在低溫條件下(-50℃)仍舊可以保持良好的彈性,不開裂、不脆化,高溫條件下(200℃)下不易發軟及降解。在較大的溫度變化范圍內可保持性能的穩定。